• <li id="4cw2o"><object id="4cw2o"></object></li>

    <em id="4cw2o"><acronym id="4cw2o"></acronym></em>

    <button id="4cw2o"><acronym id="4cw2o"></acronym></button>
  • <rp id="4cw2o"><acronym id="4cw2o"><input id="4cw2o"></input></acronym></rp><em id="4cw2o"><acronym id="4cw2o"></acronym></em>
    <rp id="4cw2o"><object id="4cw2o"><input id="4cw2o"></input></object></rp>

    dongfeng.gov.cn提供

    東豐縣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
    東豐縣人民政府搜索

    5

    D o n g F e n g . G o v . C n

     

    下載 關注
    1. 首頁
    2. 縣政府
    3. 魅力東豐
    4. 信息公開
    5. 政務服務
    6. 互動交流
    7. 今日東豐
    8. 關閉

   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

    各位代表:

      現在,我代表縣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。請各位代表審議、各位委員商議。 

      一、2020年工作回顧 

      2020年,是極不平凡的一年,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嚴峻的內外部形勢,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、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決策部署,牢牢把握國家重大戰略和宏觀政策調整帶來的機遇,認清形勢,把握大局,主動作為,扎實做好“六穩”“六?!惫ぷ?,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,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。 

      疫情防控堅強有力。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,凝聚一切力量,調動一切因素,守護健康防線。疫情發生后,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,各鄉鎮、各部門密切配合、分塊作戰、聯防聯控,高效應對疫情變化,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疫情的底線。常態化防控期間,按照“外防輸入、內防反彈”要求,嚴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管理,統籌做好疫情管控、物資保障、市場監管等工作,防控形勢持續穩定。累計排查管控2.6萬人次,核酸檢測3.7萬人次,監測經營戶1.5萬戶次,籌集愛心捐贈870萬元。全縣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前線,廣大醫護人員堅守一線,8名援鄂英雄最美逆行,全縣人民和社會各界同心戰疫,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階段性勝利。 

      經濟發展逆勢上行。堅持一手抓防疫,一手抓復工復產。超常舉措爭時間、搶工期、降低損失,全力以赴穩工業、保農業、提振三產,各項數據跑出“東豐速度”,再獲全省縣域經濟振興發展考核第9名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8.9億元,增長9.9%,總量全市第一;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05.5億元,增長127%,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4.4%,以上兩項數據增速全省第一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.8億元,增長10.1%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4.6億元。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入完成4.1億元,增長3%;稅收完成2.6億元,增長14%,增速全市第一,占財政收入比重升至 64%。城鎮居民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8375元、16349元,分別增長3.3%、7.2%。時任省委書記、省長對我縣經濟工作給予高度肯定,先后到我縣專題調研,獲得省政府正向激勵資金500萬元。助企服務精準落實。全方位助力復工復產,嚴格落實“惠七條”、減稅降費等政策,累計緩繳稅款7300萬元,減稅降費8121萬元。為887戶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授信20.4億元,成功投放19.7億元。辦理動產抵押70件,融資3億元。爭取補助資金3144萬元,惠及企業36家。發放穩崗返還資金527.6萬元,穩定就業崗位3407個。對疫情防控用品生產許可特事特辦,支持東豐藥業、??瞪锏绕髽I生產防疫物資。推進地產品優先采購,幫助企業打開域內銷路,渡過難關。項目建設高效推進。充分發揮項目中心樞紐作用,建立項目任務指標、服務保障、跟蹤問效三大體系,著力實施集中開工帶動、部門聯合推動、政策扶持拉動工作機制。80個5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建設,開復工率達100%。橫道河生態養殖示范基地、騰祥農場生態養殖等項目陸續投產。87個“761”新基建項目納入省級項目庫。11個“三早”項目納入國家統計庫。立項爭資成效顯著。向上爭取資金31.8億元,增長3.9%。成功爭取抗疫特別國債1.16億元、專項債6.14億元、一般債3.09億元,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力支撐。 

      三大產業質效雙升。工業經濟勢頭強勁。堅持把穩工業作為穩增長的主攻方向。鑫達鋼鐵300萬噸鋼配套120萬噸/年煉焦項目、110兆瓦超高溫亞臨界煤氣發電自備電站項目、年產25萬噸廢鋼破碎項目加快推進,18.8平方米豎爐、20萬立方米商品砼項目順利投產,產值實現90.9億元,增長196.4%。梅花鹿產業創投園一期完成主體建設,6戶企業正式入駐。推進“萬人進萬企”“個轉企”“小升規”等專項行動,完成個轉企64戶,寬林專用車、紅動飲品成功升規,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發展到3戶,企業實力不斷提升。開發區設施更加完善,新增入駐孵化基地企業7戶,位列全省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第17位,晉升15位,連續14年被評為“全省先進開發區”?,F代農業提質增效。夯實穩糧基礎,投資2285萬元,完成大橫道河治理、2個水庫除險加固,新增高標準農田7.5萬畝,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2%,糧食產量達到22億斤。我縣榮獲第十四屆世界糧油展金獎,成為中國水稻五大優質產區之一。畜牧業生產回暖,全縣生豬飼養量達到34.4萬頭,超額完成穩產保供任務。推進園藝特色產業發展,食用菌產量達到1500萬袋。設施羊肚菌達到488棟、29萬平方米,規模全省第一。加強新型經營主體管理,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、農民專業合作社、家庭農場分別發展到61戶、1415家、273家。文福種鹿場被確定為國家級吉林梅花鹿保種場。第三產業不斷升級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,黃河鎮電商孵化基地投入使用,鹿豐源電子商務公司銷售額達到2000萬元。我縣被確定為省級“梅花鹿互聯網+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”。積極培育網紅經濟,開展直播帶貨、社交營銷、平臺促銷,拓寬銷售渠道。發放消費券300萬元,有效拉動消費。外貿工作成績喜然,進出口貿易總額實現6.5億元,增長25%。推動華德醫藥等12戶企業進入國家統計庫。養鹿官山園錄入國家旅游項目系統,被授予“中國觀展梅花鹿馴化基地”,東豐梅花鹿地理標志商標榮獲2020世界地理標志產業博覽會金獎。杜鵑花谷、森林山莊納入“周游吉林”精品線路,四平村、一面山村評為“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”。我縣被確定為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。 

      改革開放增添活力。組建城市發展投資(集團)有限公司,整合國有資源,提升運營效率。深化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,榮獲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國家級先進縣。廠辦大集體改革有序推進,“三供一業”分離移交工作、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全部完成。統籌推進教育、醫療、退役軍人、生態環境等民生領域改革,林長制、路長制試點工作扎實開展。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,著力招引產業鏈核心企業和關鍵環節項目。全年簽約項目34個,引資到位額完成30億元,增長7%。其中,10億元以上項目2個,億元以上項目18個。與西部發展控股集團簽訂100億元的框架協議。年產1萬噸氨綸包覆紗、醫療器械生產及銷售等項目投入運營,優瑪醫療產業管理集團等創新型、科技型企業入駐東豐。 

      城鄉面貌提檔升級。市區建管同步提升。投入2.3億元,改造老舊小區194個、惠及8432戶。拆除違建7798平方米。六合福二期、花溪山語三期交付使用,居然之家商業綜合體一期、羅蘭香谷一期等項目主體封閉。投資9540萬元完善交通設施,鹿鄉街、吉祥路等道路延伸工程投入使用。積極克服財力緊張、電纜改造等難題,公鐵立交橋建成通車,城市交通內聯外暢,回應了群眾期盼。新建、改造供熱管網12公里、燃氣管網7.8公里。開展精細化管理,建成區綠地面積達到540.5公頃,順利通過國家園林縣城初審。以全省第一的成績通過“省級衛生縣城”復審,再次授牌“國家級衛生縣城”。特色小鎮活力增強。全力打造覆蓋全域的特色小鎮、精品小鎮。東豐縣梅花鹿小鎮(培育類)進入省第二批特色產業小鎮創建名單,全縣列入省特色產業小鎮數量達到3個??偼顿Y2億元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落地大興,投資6.2億元的中國東豐松籽產業園、投資8億元的江誠物流倉儲產業園落戶三合。14個鄉鎮分批進入市級特色小城鎮名單,形成梯次推進、全面發展的新格局。鄉村振興全面發力。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創建“美麗庭院、干凈人家”2.1萬戶,獲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第6名,并作經驗介紹。被授予“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”。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,連續兩年評為省四好農村路優秀試點縣。完成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45.6公里、危橋欄桿改造33座,班車通村率達100%。投資1140萬元,建成農村衛生廁所3000個。著力打造品牌村、示范村,三好村獲得首批“國家森林鄉村”稱號,灣龍河村、中育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。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位列全省第6名。 

      攻堅戰役取得實效。脫貧攻堅勝利收官。用真情扶真貧,用真心干實事。五年來,投入各類扶貧資金6292萬元,實施扶貧項目76個,為貧困戶改造危房和彩鋼房688戶,實施飲水安全工程111處,發放小額信貸2140萬元,辦理低保1369人,“五點雙享兩救助”政策惠及1522人。18個貧困村、3342名貧困人口盡數脫貧。在省扶貧開發成效考核中,位列第一檔次。污染防治持續推進。深入開展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,轉化秸稈44萬噸,被評為省“秸稈變肉”試點縣??諝赓|量優良天數達到300天。實施蓮河綜合治理工程,鮮明斷面達IV類水質。70個入河排污口全部整治完成。工業污水處理廠、橫道河鎮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。改造城市污水管網,雨污分流比例達81.7%,位居全省前列。深入推進河長制工作,繞盈河被評為省級“美麗河湖”。農藥、化肥使用量持續下降。積極做好中央、省環保督察及“回頭看”反饋問題整改、信訪案件辦理,全部達到序時進度和目標要求。重大風險防范化解有力。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犯罪,依法清理違法經營的小額貸款公司。著力防范外部輸入性風險,嚴控新增債務,妥善化解存量,穩步增加財政收入,全力爭取再融資債券和省專項資金,完成隱性債務化債目標的106.6%?!叭!敝С鲞_24.3億元,增長7%,保障基層有序運轉。 

      民生福祉顯著增進?;菝駥嵤赂咝七M。堅持就業優先,城鎮新增就業6293人,增長37.3%;轉移農村勞動力5.6萬人次;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400萬元,增長245%。養老金、低保金標準不斷提高,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實現直接結算。醫療保障、社會保障切實加強。錦繡、南照山等棚改小區交付使用,回遷安置1016戶。發放住房困難家庭公租房租賃補貼450戶。解決“無籍房”1217戶。投資1億元,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04處,5.65萬人飲水安全得到保障。社會事業全面發展。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順利推進。堅持教育優先,投資7886萬元的鹿鄉中學開工建設,投資4625萬元實施中小學改擴建項目13個。二中重本進線率達到28.2%,創歷史新高。5個鄉鎮衛生院、2個核酸檢測實驗室建成投入使用。營東梅、集雙、沈吉高速在東豐融會貫通,總里程突破140公里。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。全國首家“天才媽媽”農民畫夢想工坊落戶東豐,農民畫商品化、產業化步伐加快?;\式運動場、15個五人制足球場免費開放。綜合檔案館主體封閉。雙擁工作有序開展,擁軍優屬、擁政愛民氛圍濃厚。社會治理共建共享。成立社會治理服務中心,推進領導接訪下訪制度化、常態化,信訪案件辦結率、兩個攻堅案件化解率達100%。啟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,安全生產形勢穩中向好。全力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,發放救災資金593萬元,防汛防臺取得重大勝利。連續4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發生。強化市場監管,嚴查野生動物交易、食品藥品安全、冷鏈物流等關鍵環節,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。深化平安建設工作,完成掃黑除惡“六清”任務,社會治理新格局穩步推進。 

      自身建設不斷加強。深化行政機構改革,鄉鎮改革基本完成,成立吉鹿、祥鹿、福鹿三個街道辦事處,行政管理科學高效。推進“放管服”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營商環境更加優化。開展依法治縣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,實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機制,依法行政水平有效提高。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,辦理人大代表建議、意見52件,政協委員提案26件,辦復率達100%。大力推動政務公開,自覺接受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監督。認真履行“一崗雙責”,推進全面從嚴治黨,政府廉政建設不斷加強。財政局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,司法局被評為全國社區矯正機構先進集體。 

      統計、農調、郵政、通信、電力、保險、金融、檔案、氣象等單位和總工會、共青團、科協、婦聯、殘聯、工商聯、紅十字會等組織為全縣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貢獻。 

      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縣上下深入實施“五大發展戰略”,奮力攻堅“八個躍升”計劃,重點經濟指標領跑全市,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.5%;地方級財政收入年均增長4.9%;規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6.6%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5.6%;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0%。三次產業比重由18:54:28優化為16:23:61。糧食產量穩定在22億斤水平?,F代服務業穩步發展。改革開放活力增強。民生福祉顯著改善。城市人氣集聚、設施完備,鎮村環境提升、面貌改善。梅花鹿產業創投園、鑫達鋼鐵工藝設備改造升級等一批立縣型大項目、好項目相繼落地,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,為“十四五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 

      過去一年,我們用辛勤的付出和強大的凝聚力,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;用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和比學趕超的進取精神,推動了經濟社會逆勢增長。奮斗歷盡艱辛,成績來之不易。這是縣委統籌全局、堅強領導的結果,是人大、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,是全縣上下同心同向、奮勇拼搏的結果。在此,我代表縣政府,向全縣人民、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,向各民主黨派、工商聯、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,向駐軍部隊、消防官兵、政法干警,向各企事業單位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東豐建設與發展的同志們、朋友們,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! 

      各位代表,在肯定成績的同時,也要清醒地看到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: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,鋼鐵、房地產等傳統產業比重大,新興產業發展基礎薄弱,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不牢;項目儲備數量不多、質量不高,重大項目落地慢,招商引資難度大,優勢資源不集中;整個財政負債運行,收支矛盾日益突出,可調配資金嚴重不足,“三?!眽毫υ龃?,受國家政策影響,專項債、一般債資金爭取難度變大;城市發展面臨諸多問題,土地指標緊缺,環境基礎薄弱,公共服務供給不足,與群眾新期盼還有差距;營商環境仍需改善,部門、干部作風仍待轉變,謀事、干事、服務的主動性不足,與新時代、新要求還不匹配。對于這些問題,我們必須正確看待、認真對待,以實干、擔當、改革、突破的精神,全力加以解決。 

      二、2021年工作安排 

      2021年,縣政府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以改革創新為動力,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,堅決履行好“新擔當、新突破、新作為”職責使命,努力實現“十四五”良好開局。指導思想是: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,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會精神,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、市委七屆十次全會、縣委十五屆十次全會精神,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把握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融入新發展格局。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“一個主題”,突出質量提升、優勢突破“兩大重點”,堅持全域統籌一體發展、改革創新充分開放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“三條路徑”,大力實施創新引領、產業強縣、生態提升、富民提速“四大行動”,全力落實“十大振興工程”,全面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東豐建設。 

      總的目標是:繼續保持縣域經濟在全市領跑發展的良好態勢,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%,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入年均增長5%,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%;民生質量明顯提升,生態環境更加優良,社會治理更加有效,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。 

      2021年目標是: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%,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入增長5%,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%。 

      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。 

     ?。ㄒ唬└咭幐裰贫òl展規劃,明確未來新藍圖 

      “十四五”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,縣政府將圍繞“十四五”規劃制定的目標、確定的方向,全力推動東豐高質量發展。樹立“打造產業結構優化,科技創新突破,基礎設施提升,城鄉融合發展,生態環境優美,治理體系完善,幸福和諧宜居的大美東豐,縣域綜合實力進入全省十強縣”1個總目標。堅持“工業強縣,項目立縣”2條實施路徑。明確“中國梅花鹿產業發展核心區、吉林省綠色發展先行區、區域合作發展示范區”3個發展戰略定位。打造“梅花鹿、農民畫、全域游、宜居城”4張金名片。做強“鋼鐵+冶金建材、梅花鹿+醫藥健康、食用菌+農特產品加工、包裝+輕工紡織、新能源+汽車零部件”5大產業集群。著力推進“實力東豐、宜居東豐、開放東豐、美麗東豐、文明東豐、幸福東豐”6個東豐建設。 

     ?。ǘ└邔哟螇汛笮滦凸I,筑牢產業新支撐 

      做強支柱增實力。圍繞“鋼鐵鑄造產業升級工程”,打造鋼鐵+冶金建材產業集群,延伸鑫達鋼鐵煉焦、發電等產業鏈條,加快100噸脫磷爐、180萬噸熱軋帶鋼等項目建設,以高附加值、低耗能為目標做好鑫達“十四五”期間項目謀劃。推進企業工藝、技術、管理改造升級,實現節能降耗,助推圍鋼經濟高質量發展。圍繞“梅花鹿+醫藥健康產業提質工程”,打造梅花鹿+醫藥健康產業集群,發揮“東豐梅花鹿”地理標志品牌優勢,同步推進梅花鹿產業創投園建設與招商工作。挖掘東豐藥業、??瞪?、意達藥業生產潛力。借助廣州醫藥港,加快梅花鹿醫藥健康產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。立足打造北方藥材交易中心,推動西城花海轉型為中藥材種植基地,引進中藥材加工企業,推進中醫藥飲片業態發展。圍繞“新興產業培育工程”,打造新能源+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,緊抓一汽集團“六個回歸”戰略契機,培育做大寬林專用車等骨干企業。以新能源“電氣化”為導向,推進大唐風力發電、沙河鎮慶余風電、西部控股生物質發電等項目落地,形成新能源集群發展態勢;打造包裝+輕工紡織產業集群,鼓勵中糧生化包裝生產綠色環保的塑料包裝袋、彩印紙箱等產品,推進天雅地毯、聯搏襪業等企業擴大產能,加快包覆紗項目落地達產,實現輕工紡織集群化發展。圍繞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優工程”,打造食用菌+農特產品加工產業集群,推廣羊肚菌、大球蓋蘑等優質食用菌栽培,壯大佰晟源富硒木耳現代農業產業園,做優長白山黑木耳地理標志產品。啟動建設中國東豐松籽產業園。支持華糧生化、鑫源米業等龍頭企業提升玉米、大米精深加工能力。圍繞藍莓、金紅蘋果、黑果花楸開發高附加值產品。 

      扶持企業蓄內力。圍繞“營商環境優化工程”,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建設高效、便捷的政府服務體系,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。實施“小微企業成長計劃”,構建政策、融資、創業、人才等服務體系,完成“個轉企”65戶。深化政銀企對接,創新金融產品、合作方式,解決企業資金需求。成立鑫達鋼鐵、梅花鹿、醫藥健康、工業企業、旅游產業、鄉村振興6個服務專班,重點解決項目建設、經營困難問題,幫助企業擴規提質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戶。創新開發區發展模式,依托優瑪醫療集團發展醫藥器械產業微集群,完善相關基礎設施,打造集約發展樣板。 

      上爭外引添活力。緊盯上級政策投向,謀劃包裝一批基礎設施、科技創新、生態環保、醫藥健康、文化旅游等項目。出臺《向上爭取資金考核辦法》,統籌管理項目和資金,實現數量、質量雙提升。謀劃一般債項目26個、專項債項目21個,債券需求27.2億元。計劃實施5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80個,落實“項目中心、縣級領導、牽頭部門、項目秘書”四維包保機制,確保項目高速度推進、高質量建設、高標準完成。制定《招商引資優惠政策》,建立招商引資項目信息庫,深入產業關聯度高的區域和發達地區挖掘潛在資源,精準招商、集聚招商,全年招商引資到位額完成36億元,增長20%。實施“引鳳還巢”計劃,鼓勵引導鄉賢、人才為東豐注資獻策。盤活閑置資產,包裝推介一批,依法拍賣一批,提高資源利用率。 

     ?。ㄈ└咚教嵘r業農村,夯實發展新基礎 

      穩固農業基礎地位。堅持把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,藏糧于地,藏糧于技,建設高標準農田9.6萬畝,實施保護性耕作10萬畝,動態監測黑土地土壤質量,加強農業科技、農機推廣應用,穩定糧食產量。嚴守耕地紅線,堅決遏制耕地“非農化”、防止“非糧化”。推動養殖業規?;l展,鼓勵德興探感、騰翔牧業等龍頭企業擴大養殖規模,提高生豬產能。落實省政府“千萬頭肉?!惫こ?,與省農業投資集團合作開展種養一體化項目。積極扶持家庭農場、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,新發展縣級以上合作社示范社15家、家庭農場10戶。培育一批示范產業化聯合體,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。 

      發展綠色特色農業。全力打造現代、綠色、特色農業典型示范區。推進有機蔬菜、生態養殖、休閑觀光、高端旅游協調發展的農業綜合體先行先試。擴大羊肚菌生產規模,做好高端食用菌品牌,打造東北最大的羊肚菌生產基地,創建羊肚菌之鄉。建立梅花鹿良種育繁推廣體系,建設標準化優質特色鹿業基地、優質飼草料種植基地,提高梅花鹿高效健康養殖技術水平。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依托,大力推介綠色稻米、梅花鹿、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,創響一批知名品牌。 

      全力推動鄉村振興。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,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,工作不留空檔,政策不留空白。建立穩定脫貧防返貧長效機制,扎實推進防貧保障保險政策落實。完善村莊發展規劃,定位鎮村發展方向,全方位引領鄉村振興。投資2.6億元,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450處,農村集中供水普及率達到95%。投資1750萬元新建農村衛生廁所5000個。開展農村房屋安全排查整治,鞏固農村危房改造成果。深化農村人居環境、民風民俗整治,因地制宜、集中優勢打造“五大振興”示范村,有力承接省鄉村振興現場會。 

     ?。ㄋ模└邩藴守S富服務業態,激發經濟新活力 

      圍繞“縣域名片打造工程”。做好“旅游”文章。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,全力推進今勝村民宿、影視文化旅游基地等項目落地,加快龍頭湖旅游綜合體、養鹿官山園等項目進度,打造享受慢生活的休閑度假勝地,吸引沈陽、長春、遼源等周邊城市游客集聚。挖掘整合傳統特色文化、生態景觀等資源,圍繞皇家游、鹿苑游、冰雪游、休閑游、鄉村游,打造精品旅游線路,推動綠水青山、冰天雪地變金山銀山。做好“傳統”文章。推進惠民農產品批發市場倉儲物流中心、居然之家商業綜合體二期建設,打造新城核心商圈。持續推動松籽企業進出口貿易。大力發展現代物流,加快江誠物流倉儲產業園、三合現代物流園建設,推動物流業集約發展。開展促消費專項行動,扶持夜經濟、地攤經濟發展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%。做好“新興”文章。推動供銷e家對接阿里巴巴、京東等實力電商,建設一批直播電商供貨基地。實施皇家鹿苑創業園改造升級,建立網紅孵化基地、網紅選品中心、電商培訓中心,在產品供應、人才培養等方面,為企業提供支撐。鼓勵企業與網紅、達人合作直播帶貨,構建網紅經濟體。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,強化城管、交通、教育等領域智能化深度融合。 

     ?。ㄎ澹└咂肺唤y籌城鄉發展,構建縣域新格局 

      完善國土空間規劃。加快推進《東豐縣國土空間規劃》編制,高效承接“梅柳輝東”城市組團,科學確定城市開發邊界。打造“一主四戶兩軸”城鎮化格局,以縣城為主,依托三合、橫道河、大興、那丹伯四個門戶鄉鎮,303國道、長春-草市公路兩軸,形成一主輻射、四戶融通、兩軸連珠、分工合理、相互促進、錯位發展的城鎮化格局。 

     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。圍繞“基礎設施強化工程”,深化“東進、南擴、西優、北儲、中改”城市發展戰略,放大城市格局,提升承載能力。向東以擴大工業用地為主,跨越303國道,發展壯大經濟開發區。利用南照山及繞盈河優越的山水資源,完善河岸綠化和基礎設施,打造“一山一水”靚麗景觀,推進羅蘭香谷二期建設,拓展南部生態空間、生活空間。優化新城區功能,推進臻典華府、書香門第等商住項目建設,提升行政、教育、商業、文體等公共服務,打造人氣興旺的新城中心。美化、綠化303國道沿線景觀,適時收儲北部土地,預留城市發展空間。統籌中心城區舊改和拆違工作,推動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。加快國家園林縣城創建,優化生活環境,提高居住舒適度。 

      推動城鎮聯動發展。圍繞“特色?。ǔ牵╂傄I工程”,推動城鄉一體化、協同化發展。突出四個“門戶鎮”建設,三合發揮鄰梅優勢,推進一批園區落地達產;那丹伯大力發展黃牛產業,鞏固“北方第一牛鎮”品牌;橫道河做好圍鋼經濟和生豬養殖兩篇文章;大興加快發展現代農業,打造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。圍繞梅花鹿、黃牛、生豬、林果、特色農業等優勢資源,打造特色種養產業帶。黃河壯大電子商務、黃牛養殖規模,二龍山做強綠色稻米和食用菌交易,楊木林打造中藥材種植基地,大陽發展光伏發電立體農業。南屯基推進苗木采摘及休閑旅游,東豐鎮、拉拉河發揮地緣優勢,開發鄉村游、民宿游。全面推進特色城鎮建設,沙河著力打造影視旅游文化,猴石推進糧食倉儲和物流運輸,小四平做響“特色旅游名鎮”。各鄉鎮要著力引資金、上項目,實現一鎮一業,一鎮一品。 

     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。實施更為精準的生態環境管理。持續推進中央、省環保督察及“回頭看”案件整改工作。嚴控秸稈露天焚燒,深入探索秸稈綜合利用。力爭建制鎮污水處理項目全部建成。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廠出水水質,確保蓮河鮮明斷面穩定在Ⅳ類水質。突出生態保護修復,加強面源污染防控,狠抓裸露山體、非煤礦山整治。加快靜脈產業園落地達效,提高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。 

     ?。└哔|量發展民生事業,譜寫生活新篇章 

      全力辦好民生實事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精心制定惠民實事行動計劃。緊盯群眾關心關切的痛點、難點,推動民生領域八方面提升。一是城市形象提升。投資1.2億元,實施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。投資1200萬元,新建生活垃圾中轉站1座。二是供水供熱提升。完成供水廠凈水工藝升級改造,出廠水質達到直飲標準。投資1000萬元,對天星熱力熱源廠擴建。三是城市交通提升。投資3500萬元,實施東風路中段雨污分流及道路改造。加大資金投入,除極端天氣外,取消使用融雪劑。改善城區交通,對人行道、部分路面維修,適時啟動道路、景區停車場建設。四是生態環境提升。投資1.73億元,實施紅松生態經濟林建設工程。投資3154萬元,實施農村環衛一體化項目。投資1956萬元,實施蓮河三期治理工程。五是衛生健康提升。投資4553萬元,完善醫療機構醫療設備,提升救治能力。投資3293萬元,完成婦幼保健院擴建。投資2200萬元,新建縣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及發熱門診。投資1810萬元,完成縣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升工程。全民健身中心實現運營。六是基礎教育提升。完成鹿鄉中學建設。投資3579萬元,實施教學樓建設、基礎設施維修改造等項目12個。七是鄉鎮形象提升。投資4246萬元,在14個鄉鎮實施路燈安裝、廣場建設、排水改造、邊溝修砌等項目。投資2290萬元,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配套項目。八是鎮村道路提升。投資5913萬元,實施那小線養護、大修項目。投資1224萬元,改造危橋10座。投資1200萬元,完成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和道路維修項目。 

     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。千方百計穩定就業,做好高校畢業生、退役軍人、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、再就業工作。擴大城鄉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覆蓋面,規范完善社會福利、優撫安置等制度,健全社會保障服務。深化教育改革,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優質均衡發展,促進教育公平。推進健康中國行動,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系,加強防疫物資儲備和公共衛生服務建設,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。推進新型軍政軍民關系,爭創省級雙擁模范縣。加快農民畫產業發展步伐,推動農民畫變人民幣??h檔案館要盡早投入使用。鞏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成果,完善文化基礎設施,提升服務水平,努力讓全縣人民更有獲得感、幸福感。 

      全力抓好安全穩定。圍繞“社會治理強基工程”,深入開展平安建設,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。加強債務風險監控,嚴厲打擊金融領域犯罪,完善風險應急處置機制,優化金融生態環境。實施消防、網絡、道路交通、?;細?、食品藥品“五大安全”攻堅,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。加強防災減災救災、應急處突能力建設,有效提升應對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水平。暢通信訪渠道,力求群眾合理訴求全部解決,全面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。 

      三、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 

      面對新形勢、新任務、新要求,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,圍繞“干事創業氛圍提振工程”,攻堅克難,狠抓落實,以更高標準加強和改進政府工作,努力打造人民滿意政府。 

      一是加強政治建設,永葆忠誠本色。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,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永恒信念,樹牢“四個意識”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做到“兩個維護”。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,把落實黨的決策部署作為政府工作的生命線,確??h委決策真正落到實處。 

      二是加強法治建設,依法履職盡責。推進普法依法治理能力建設,完善政府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,明確行政權力界限。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機制,提高決策法治化水平。帶頭崇尚法治、敬畏法律,不斷增強運用法治思維、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加大政務公開力度,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、工作監督,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,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。 

      三是加強效能建設,務實篤行擔當。堅持謀劃工作向前看,檢驗成效往高比,落實工作從細抓,把該干的事干好、難干的事干成。實施中心工作、重大項目、重點任務清單化、圖表化、手冊化、模板化、機制化,健全領導包保、專班推進、考核評價等機制。激勵廣大干部聚焦改革求突破、聚焦產業強鏈條、聚焦項目爭資金,努力營造干事創業、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。 

      四是加強廉潔建設,嚴守清廉底線。牢固樹立“過緊日子”思想,盯住重點領域、重大項目、重要崗位,加強審計監督和風險管控。抓好損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,保障惠民政策落細落實。強化行政問責和效能監察,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,把政治生態建設作為基礎性、常態性、根本性工作,實現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。 

      各位代表,“路雖遠,行將必至;事雖難,做則必成”。引領東豐高質量發展的藍圖已繪就,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,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,團結帶領全縣人民,銳意進取,真抓實干,奮力開創東豐全面振興、全方位振興新局面,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東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!

    來源: 時間:
    剩余全文

    設置 關閉

    字體調整

    分享到 ...

     

    日本一区二区综合激情在线

  • <li id="4cw2o"><object id="4cw2o"></object></li>

    <em id="4cw2o"><acronym id="4cw2o"></acronym></em>

    <button id="4cw2o"><acronym id="4cw2o"></acronym></button>
  • <rp id="4cw2o"><acronym id="4cw2o"><input id="4cw2o"></input></acronym></rp><em id="4cw2o"><acronym id="4cw2o"></acronym></em>
    <rp id="4cw2o"><object id="4cw2o"><input id="4cw2o"></input></object></rp>